深交所修订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,引入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
深交所与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于7月11日联合发布公告,对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实施重要修订。此次调整将于7月25日正式生效,标志着创业板指数体系进一步完善。
修订方案涵盖两项核心机制调整。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成为重要变化,对于即将实施风险警示的样本股票,将从公告次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被剔除。与此同时,撤销风险警示的股票则按相同时间节点重新纳入指数计算范围。
ESG负面剔除机制同步引入,样本股ESG评级降至C级及以下时,同样遵循月度剔除时间安排。评级回升至C级以上的股票,将按既定时间重新获得指数纳入资格。
据悉,创业板综合指数自2010年8月发布以来,已稳定运行近十五年时间。该指数选取深交所创业板全部上市股票作为样本,有效反映创业板市场整体表现。统计显示,指数累计涨幅达197%,年化收益率为7.6%。
修订实施后,创业板综样本股数量为1316只,覆盖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95%。总市值覆盖率达到98%,充分体现了指数的代表性。行业分布方面,工业板块占比32%位居首位,信息技术板块占比26%,医药卫生板块占比12%。
高新技术企业在指数中的权重占比达到92%,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比为79%。先进制造、数字经济、绿色低碳三大重点领域企业合计权重占比74%,凸显了创业板服务科技创新的市场定位。
此次编制方案修订充分吸纳了市场各方意见建议,借鉴国内外宽基指数编制的创新理念。修订措施有助于提升样本股质量,同时保持指数原有定位和运行特征不变,对相关指数产品的影响相对有限。
深交所表示,将持续围绕创业板市场特色优势,推进核心宽基指数和重点产业链指数开发。目前"创系列"指数已覆盖宽基、主题、策略、ESG等多个类型,跟踪产品规模超过2000亿元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