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军反“围剿”之战——三溪圩、三坑战斗
广昌是红色首都瑞金的北大门,从南丰县到广昌,必须经过南丰西南方向群山环绕的三溪圩、三坑村。
国民党军队云集南丰欲取广昌。
得知国民党军队欲取广昌,红军中革军委强烈反应,最大限度调集兵力,保卫红色首都的北大门广昌。
除红七军团继续留守福建牵制国民党东路军外,红军中革军委调集红军第一、三、九军团和五军团13师等部共计三万余人,准备同国民党军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击战。
1934年3月8日下午,国民党五纵第14、67师率先占领三溪圩、三坑村地区。
红军中革军委得知这一情况后,当即命令红一、三军团双双出动至东华山、五都寨西南洽村地区,待敌人向广昌开进时进攻。
3月9日,国民党后续部队迅速赶到,其中国民党第五纵14、94、67师固守枫林圩、三坑、三溪、东华山,国民党第三纵79师主力布置于磨刀渡,第8师1个团布置于南丰,国民党第六纵43、97师则负责袭击红军侧翼。
同日,红军中革军委命令,红军要主动从西面五都寨、东华山进攻国民党军队,以深远迂回三溪圩敌侧背,歼灭三溪、三坑之敌,各部限11日3时占领进攻出发阵地,4时发起全线攻击。
11日拂晓,红军兵分三路,左翼五军团13师和九军团从南面分别钳制杨林渡、石鼓山之国民党军,右翼一军团截击由西向东的敌国民党军援兵,并配合三军团行动,三军团居中,担当主攻重任,第6师掩护右侧安全,第4、5师从西面向据守东华山、五都寨的94师发起猛烈攻击。
国民党军凭借工事和优势火力顽抗。14时,红一、三、九军团利用天气突变,狂风骤雨之机,协力向东华山发起攻击,红军前仆后继,奋勇向前,短兵相接,反复肉搏,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地争夺,血战十几个小时,至17时,红三军团击溃敌94师,歼其561团大部,占领五都寨等敌人阵地,并协同红一、九军团攻占了东华山。接着向敌石鼓岭、立壁岭、三坑等阵地发起多次攻击,由于敌人工事坚固,装备精良,进攻受阻,未能奏效。
展开全文
东华山、五都寨阵地丢失后,国民党陈诚急令孔令恂97师在沙岗,第3、5纵队在五化庵、汉帝庙、古鼓山、万福亭、牛形岭、枫林、百丈隘一线赶筑工事。3月12日晚,罗卓英、樊崧甫决定趁红军迂回时实行中间突破。
3月13日拂晓,彭德怀以红三军团一部在东华山,红九军团一小部在白舍方面牵制敌主力,红一、三、九军团以主力进攻杨梅寨及其以北敌阵,并以一部向左迂回。国民党罗卓英上阵督战,指挥第3、5纵队反攻,命令国民党李树森94师进攻东华山,黄维11师协攻王家山、五都寨,傅仲芳67师一部攻瑶陂,陶峙岳第8师、霍揆彰14师策应李树森94师、樊松甫79师参与反扑。中午,红军向杏花山、杨梅寨之敌发起冲击。因敌堡垒坚固,攻击未奏效。
13日14时,敌军集中10个师优势兵力,开始全线反扑。战至黄昏,国民党军从四面对红军进行围攻。
国民党军先用大炮和飞机向红军阵地轰炸,后以步兵猛烈攻击。红军指战员奋起抗击,打退敌人多次进攻,红4师谢嵩第12团英勇善战,接连4次击退敌人。
下午,国民党周浑元率肖致平第96师赶到,阻击红一军团迂回。
红军面临四面被围境地,联络也被切断,红一、三军团相距30余里,被国民党军切割,首尾不能相顾,伤亡已达2200余人。
战至13日黄昏,国民党军李树森第94师先占五都寨,国民党樊崧甫第79师占领王家山、杨梅寨,国民党霍揆彰第14师占领南堡,国民党邹洪第43师、国民党孔令恂第97师由沙岗进占山口,国民党肖致平第96师附加第8师的45团由南丰进占贯巢、陶田,夏楚中98师进占里江、三溪圩,傅仲芳67师进抵古田,形势十分不利,红军被迫于14日退出战斗,逐步退至罗里石一带休整。
至17日,国民党军先后占领了白舍、宝石、甘坊,并构筑堡垒封锁线,准备向广昌推进。
三溪圩战斗红军共歼敌1200余人,但自身伤亡2267人。